請問,你是誰?

· 雨過天青咖啡館

我有一個朋友說,每次到一個新的工作或團體中總會被要求自我介紹,雖然他有準備一個自我介紹的公版,但回到家時,他都會思索著,自己到底是誰,有時候覺得跟自己很不熟,對自己並不是很了解,甚至有時候還會有一種陌生感....

 

有個名叫William Thompson的男人腦部發生病變,他無法記得幾秒鐘前才剛發生的事,Thompson感到非常迷惘,因為對他而言每個瞬間都是全新的經驗,他必須無時無刻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新的自我認同,然後編造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來說明自己是誰,只要有人出現在Thompson身邊,他就會陷入永無止境地、混亂地不斷製造和追尋自我認同的狂亂中,你認為這位主角能夠過著有秩序或有意義的生活嗎?

答案當然是不行,他疲於奔命於知道自己是誰,然後還要依照自以為是「那個人」做出某些反應,光是想像著他經歷到的一切,真是讓人累壞了。

這是1985年神經學家Oliver Sacks在《錯把太太當帽子》(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一書中所寫的故事。

 

Thompson所遭遇到的困境,提供了我們思考關於「我是誰」的兩個重點:一個是私底下、隱私的「內在我」;另一個則是我們展現在他人面前的「外在我」,Thompson無法觀察自己的言行舉止,也不能理解自己的情緒、想法、行為和動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以他會顯得空虛和冷漠, Sacks說那叫「遠離靈魂」。

心力交瘁的Thompson只有在面對非人類的事物,像是植物、風景、杯子、碗盤這些對他不會提出任何社會要求的「物品」時,他所經歷到自我認同的錯亂感才會消失或停止。

換句話說,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是誰,也不理解你是誰,那麼就會像Thompson一樣,就必須透過周遭的人事物來經歷自我認同的過程,與其花時間在回應別人,不如花時間和心力在認識、理解自己上。但這也不代表的我們不需要發展社會性的行為,畢竟人類是社群性的動物。

先跟著我想像這樣一個場景:這是一場公司的聯誼餐會,參加的人很多,你和幾個同部門比較要好的同事用手機自拍照片,拍完後每個人都湊過頭來看照片,你目光第一個搜索的人是誰?大部份的人會先看看自己,確認自己在照片中看起來是順眼、好看的。

心理學家們認為人類的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而引發注意力的一個重要對象就是「我」。因此,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知道我是怎麼看待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