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定義心理健康為有愛與工作的能力,而情緒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既然知道情緒的健康對於我們發展人際關係和生存的價值如此重要,但
為什麼我們不敢討論不喜歡的情緒?
一、對於情緒衝擊形成的「習得無助感」:
2022年衛福部公布一項數據,在台灣覺得自己有情緒困擾的人約有百分之七,這個數字只反映了某些願意承認或知道自己正被情緒干擾生活及人際關係的人們,或許有更多的人在一而再重複、再而三重複的情緒波瀾下,因為一直找不到適切的方式回應,或是不知道該如何健康地因應,長久被困在「習得無助感」的情緒洪流中被滅頂的痛苦,無法被他人理解,又不知道如何監控的煎熬和掙扎。
二、忽略情緒對於當事人的意義:
人類的自我原本就有「趨樂避苦」的特性,所以逃避是我們最擅長的事,面對情緒這個看不到又摸不著無形的概念,一旦感到「不蘇胡」或「不好過」,我們便急著驅趕這些感受,希望它速速退開,殊不知每個情緒的出現都對當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與獨特的價值。
三、對於情緒特性的不理解:
情緒具有主觀性、獨特性、短暫性、流動性四個特性,正因為情緒的特性,一旦情緒產生了,便代表我們賦予了這個情緒特殊的詮釋和意義,所以當我們產生情緒感受的片刻,它已經存在過了,真相是只要情境符合了情緒生成的條件,是它必然會再回來,如果它一直來你一直逃,你的心不累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