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敢討論不喜歡的情緒?

· 情緒心理學

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定義心理健康為有愛與工作的能力,而情緒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既然知道情緒的健康對於我們發展人際關係和生存的價值如此重要,但

為什麼我們不敢討論不喜歡的情緒? 

 

一、對於情緒衝擊形成的「習得無助感」:

2022年衛福部公布一項數據,在台灣覺得自己有情緒困擾的人約有百分之七,這個數字只反映了某些願意承認或知道自己正被情緒干擾生活及人際關係的人們,或許有更多的人在一而再重複、再而三重複的情緒波瀾下,因為一直找不到適切的方式回應,或是不知道該如何健康地因應,長久被困在「習得無助感」的情緒洪流中被滅頂的痛苦,無法被他人理解,又不知道如何監控的煎熬和掙扎。

 

二、忽略情緒對於當事人的意義:

人類的自我原本就有「趨樂避苦」的特性,所以逃避是我們最擅長的事,面對情緒這個看不到又摸不著無形的概念,一旦感到「不蘇胡」或「不好過」,我們便急著驅趕這些感受,希望它速速退開,殊不知每個情緒的出現都對當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與獨特的價值。

 

三、對於情緒特性的不理解:

情緒具有主觀性、獨特性、短暫性、流動性四個特性,正因為情緒的特性,一旦情緒產生了,便代表我們賦予了這個情緒特殊的詮釋和意義,所以當我們產生情緒感受的片刻,它已經存在過了,真相是只要情境符合了情緒生成的條件,是它必然會再回來,如果它一直來你一直逃,你的心不累也是可以的。

 

四、社會文化價值觀形塑表現出情緒是不好的:

只要是人,就會有情緒的產生,但我們的文化卻建構了人們壓抑、逃避情緒才能成大事的想法,像是「關心則亂」、「喜怒不形於色乃大將之風也」這類的成語或價值觀等,你是不是也把這些價值觀奉為你行事做人的圭臬呢?

然而真正強化了有情緒會誤事的信念,則是因為我們看到社會上所謂成功的人士,大多強調他們的成功是來自於他們是怎麼想的,以及他們是如何行動的,雖然他們不曾在那個歷程中曾經感受到的,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是沒有情感的、沒有感受性的。

每種情緒都可以發展成積極性和消極性的生活意義,就如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談到的,自卑感永遠是行為的原動力。雖然自卑感較易伴隨挫敗、沮喪、無助、憤怒等的情緒,但身為人類感到自卑是很普遍的狀況,並非弱點和徵兆。但正因如此,自卑感促使我們有了追求卓越的動機。

然而因為我們的文化形塑了負向情緒是不好的,負向情緒會帶給自己和他人困擾,所以對某些人來說選擇關閉情緒的感知可能是最安全的作法,最安全的做法也可能是最有風險性的作法,那意味著必須選擇截斷了所有與自己的連結,切斷了我們真實的感受與情感,但就人類發展情緒的健康的層面來說,這並非是最適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