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伴侶當朋友?

· 雨過天青咖啡館

我有一個朋友說,她想離婚,她和伴侶之間好像沒有感情了...

心理學家們認為長久穩定且相愛的伴侶中大多是從朋友關係發展起的,所以感情關係中的”友誼”是值得被讚頌的,雖然理論上是這樣,但在感情中實踐未必容易。

Dr. John Gottman的實徵研究中發現離婚的兩個高峰期,分別出現在平均婚齡5.2年和16.4年,前者與無法有效處理差異與衝突有關,後者則與喪失友情與親密感有關。

重點就是,伴侶之間的愛情必然包括友情和親密感。

我們人生或多或少都有幾個知心好友,既然知己知心,我想你斷不至於勉強對方做他不願意的事吧,他找了個對象你覺得不妥,可能實話實說但仍然會尊重他的決定,因為愛屋及烏。

他有事相求,只要我們能力做得到,必是傾力相助,絕無二話;他有時做事講話真的超級機車,令人討厭,但那就是他的個性和行事作風,不論如何,他都還是你最好的朋友,即便有時會激怒你,但也都能莞爾一笑。

你覺得我所描述的這段友情,雙方兩人的互動有愛嗎?

答案顯而易見的,一段知心的友情雖不一定每天見面,但我們從不擔憂失去對方,就算遇到了一些衝突,也都能一笑泯恩仇,雖然友情雙方沒有締結任何承諾,也不一定有歃血為盟的儀式,但兩人相知相惜,還能感嘆有有如你,此生夫復何求?

我們可以待知己如是,但卻未必能待伴侶如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兩人因為相愛才走在一起,是什麼讓我們走著走著連朋友都做不成,因為愛變質了。從接納、理解、尊重,變質為對抗、佔有和控制,造成變質的成份就是「比較」和「期待」,容易產生比較的問題是因為對這段關係沒有安全感,擔心被棄、被忽略,我們最常拿來討論的一個例子是:「我和你媽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而希望另一方滿足自己的期待,自己才會快樂,所以兩方都不快樂,如果回到相愛時的初心,即便白髮蒼蒼,兩人不再有激情,但我仍然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如果太拘泥於愛情和友情的形式,將會看不到該如何與伴侶建立友情。如果用愛的本質來看,愛情也是某一類的友情。想想看,你的知己都很了解你吧,即便山高水長、路途遙遠,心靈卻可咫尺天涯、溫柔相待,並不需要朝朝暮暮地黏在一起,你們可以彼此依賴,也可享有自己的朋友與生活。

我相信你和知己朋友之間的相處時能感到平靜,也能感受到被愛、被理解,但為何和伴侶相處時卻不然,因為其中有了「比較」和「期待」,你會把自己和知己的其他朋友們做比較嗎?還是對你的知己朋友有任何的期待?真正的知己關係是一種不需要「應酬」的關係,在彼此的關係中都感到輕鬆且自在。

至於如何經營關係中的友情呢?只要你有知心好友,想一想你們的互動模式是怎樣的?這麼多年來就算有衝突或意見不合的時候,你們都是怎麼處理的?還有你們是如何表達對對方的關係和善意,並且能讓對方收得到心意的,這些具體的做法和心意都是可以和你的伴侶建立友情的方法喔。